要带头严以律己树正气,切实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稳步推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脱贫地区设立五年过渡期、乡村振兴重点县扶持、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等重大政策机遇,为昭通内挖潜力补短板强弱项、对外开放增活力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搭建了有利平台。

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8%、16.6%、16.2%,从2018年起相继突破千亿元大关,2020年分别达1289亿元、1099亿元、1305亿元。坚持示范带动、分类推进,实施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以高品质打造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城乡融合示范园为引领,以高标准建设一批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为重点,带动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要进展,流域干支流全面恢复自然流态。加快推进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打造创新引领、技术支撑、产业联动的页岩气产业生态圈。(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聚焦脱贫致富示范区目标定位,紧扣二十字总体要求和五大振兴目标任务,对标全省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高标准打造示范乡镇30个、精品示范村300个、美丽村庄3000个,因地制宜建设有内涵、有品质、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倡导绿色生产观、生活观、消费观,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引导广大群众共建共享美丽家园,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率达80%以上,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市。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9899元。珙桐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植物,由于当时气候到达了冰河世纪,大多数的珙桐都已经丧失了生命,只有我国南部地区的一些珙桐艰难地存活了下来,目前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和湖北的周边地区,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为我国四大古老树种之一(另外三种是水杉、银杏树、北美红杉),拥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花开时节,山风吹来,满树繁花,犹如成群鸽子汇聚枝头,各具风姿,满树灿烂。20世纪80年代,二溪村60多岁的村民董仲厚成了水富铜锣坝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他和同伴在巡山过程中,发现森林里偶尔有几棵旧栗子树(当地人的习惯叫法),春天开出的花特别漂亮,因花形似鸽子头而被大家称为鸽子花。这种国宝级的树种,为何会在水富铜锣坝市级自然保护区和水库大面积种植呢?这事还得从当地的一名村民和昭通的一名退休林业干部说起。(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文/图)。
来到铜锣坝水库边,又看见一大片珙桐树。后来,昭通地区林业局退休干部肖正林到铜锣坝原始森林考察时,董仲厚带领肖正林进山现场查看了这些树,发现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珙桐树,便要求当地群众一起保护起来。

冯斌介绍说:这里的200多棵珙桐树是从库区移栽过来的,有意种植在大坝边上,既方便游客观赏,又保护和宣传了珙桐树。你来,我们相逢在这鸽子花开的季节里,细数落花的日子,走上那散落一地的花毯,在岁月里不急不慢虔行,在鸽子花下许愿,洒一路阳光灿烂,回报你吉祥平安。经过总结,大家才发现,原来珙桐籽种下后,要第三年才会发芽长出树苗。董仲厚对这些珙桐树特别珍惜。
这些年来,我们林业部门和当地村民把它们保护得很好,没有出现过破坏和盗伐现象。慢慢地,珙桐树就成了铜锣坝的镇山之树,珙桐花成了二溪村的村花,随处可见。这是水富青年作家刘燕2020年在散文《我在春天的铜锣坝等你来。我们铜锣坝水库公路两边都是种植珙桐树作行道树,这一片珙桐树林有五六亩,取名珙桐湾。
四月的铜锣坝,鸽子花开得绚烂,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宛如千万只鸽子向你飞来,珙桐树亭亭玉立,花色洁白,苞片如鸽子的翅膀,花序如鸽子的头,故称鸽子花。从此,董仲厚每年都采摘一些种子精心种下,等待着第三年长出新苗,再分发给周围有兴趣的村民去栽种后来,在林业部门和当地林场的重视下,人工培育珙桐成为了一项科研项目,在林业专家和董仲厚的用心培育下,开始在铜锣坝原始森林周边种植珙桐树,村民们也来找董仲厚要珙桐树苗,种植在自家房前屋后。

特别是一个地名叫乱山子的地方,这种旧栗子树比较多,周围有好几十棵。珙桐树的保护和培育,是水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缩影。
见证了珙桐树家族发展壮大历史的冯斌说。鸽子花开铜锣坝——昭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之珙桐纪实金秋时节,记者慕名到水富铜锣坝市级自然保护区采访,快接近铜锣坝水库时,只见公路两边一排排、一棵棵人工培育的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珙桐树上,叶子金黄金黄的,特别惹人喜爱。现在,水富铜锣坝市级自然保护区里有多少棵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珙桐树,无人能统计,但估计有上万棵。当春天珙桐树开花结果后,董仲厚就采摘些种子回家,播种在自家的地里,虽然第二年开春都没有发芽,但董仲厚一点也不气馁,他又去采摘了些成熟的种子种下。到了第三年春天,董仲厚惊喜地发现,他两年前种下的种子,长出了新树苗。你来,会看见铜锣坝鸽子花开的模样,沉淀在你深邃的眸子里,风一吹,落下一地洁白的花瓣,许你一段烂漫的回忆
兑现退耕还林补助226万元。近3年来,保护区无违法捕捞案例。
严格落实云南省森林防火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培训,狠抓野外用火源头管理。2019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水富管护站成立以来,在保护区边界立有界碑两块、警示牌1块。
2019年以来,共发放野生动物保护手册500余册、张贴标语3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2020年7月出台了垂钓管理通告,保护区内禁止垂钓。
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红豆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哺乳动物有云豹、金钱豹、林麝,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珍稀鱼类有白鲟、长江鲟。层层压实各级防火责任,签订各类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书18985份,发放森林草原防灭火户主通知书20000余份、防火宣传围裙提袋8000余个,悬挂五彩旗200套、宣传横幅30条,积极推广防火二维码,扫码进出人员3800人次、车辆336辆次,做到宣传工作无死角,森林火灾零发生。2021年,水富林草、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联动,积极做好管集市、净餐馆专项行动,在农贸市场张贴禁食野味标语200余条、发放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手册950余册、宣传单2500余份。通过形式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了居民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共发布和转载相关禁渔信息50余次。2019年,编制完成了《水富铜锣坝市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结合实际印发了《关于划定水富县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确定禁猎期的通告》等文件,科学划定禁猎区和禁猎期,全方位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经常性开展违法违规人为活动性排查及整治工作,各类违法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020年底,林地面积达到3.3万公顷,占水富总面积的75.1%,活立木总蓄积24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5.5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20年以来,查处各类涉林行政案件19件,罚款22.3万元。强化执法监管 严打违法犯罪全面加大火灾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巡护、火案侦破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据统计,人工鱼巢实际产卵量在1.5亿粒以上,收集了4批次鱼卵1340粒进行人工孵化,出膜251尾,出膜率18.7%。4月,在水富市北大门公园,协助开展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鱼苗25.3万尾,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长江鲟3030尾、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胭脂鱼75356尾、岩原鲤鱼苗175380尾。松材线虫病除治中,兑现采伐区疫木补偿200余万元。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将所有管护面积细化到每一名承包管护员,做到严格执法管理。
强化宣传教育 营造保护氛围近年来,水富市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记者 陈忠华/文由水富市林业和草原局/图)。
近些年来,水富市全面落实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法规,持续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现了多种生物的和谐共生。2021年3月,利用水富港生态补偿项目,在向家坝库区建立人工鱼巢第一期6000平方米。
2019年1月1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相关部门干部职工以专题形式学习《条例》,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